2024年1月24日晚20点,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郝宁作为脑客中国科研第132位讲者为大家带来主题为《团体创新活动的影响因素及脑-脑间神经互动机制》的报告。以下内容节选自直播视频:
大家晚上好,我是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的郝宁。今天非常高兴有这样的一个机会向大家报告我们团队近几年在“团体创新活动的影响因素及脑-脑间神经互动机制”这个主题的相关研究。我们组近十年来主要是研究个体和团体的creativity,可以把它叫做创造力,也可以叫创造性。首先向大家简要的介绍一下creativity的概念和基本的理论。
1、创造力的定义
我们知道创造性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关于创造力、创造性还有创新,我们国家最近一些年也在不断的去提,建立创新社会,大众创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等等,都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一些话题。
整个人类社会其实就是在不断的创造性解决问题过程中发展过来的。左边的图是一些科学技术领域的创新性事件及创新性人物;右边则是一些艺术领域当中体现创新性的图片。基于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知道,创造是指在精神和物质领域“产生前所未有的事物”,这是亚里士多德定义出来的,与之相关的creativity指的是产生新颖的和有用的想法或产品的品质或能力。这其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关键词,分别是新颖的和有用的。一个东西它既是新的又是有用的,能够适应当下的环境并且解决问题,那它就是创造性的。
根据独创性的参照不同,可以分为P-创造力和H-创造力。另外不同类型的创造,它其实有不同的价值内涵。比如说科学创造力的内涵就是理论性、学术性,但是艺术创造力的内涵就是审美性,而且创造的价值和适应性会随着环境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近期还有一些研究者主张说,惊讶感、新鲜感也是创造力的定义要素。
2、创造力的理论及模型
当我们讨论创造力时,经常会有疑问是不是儿童比成人有创造力,儿童的创造力是不是被淹没了?但其实创造力它是分量级的。每一种量级,它发生的机制、影响的因素其实都是不一样的。
4C理论将创造力量级分为从mini-C、little-C、Professional-C到Big-C的4个量级。主要差别就在于这个创造力行为或事件对多少人、多大范围产生了影响。在我们整个心理学研究里面,通常在迷你创造力的研究比较多,Professional-C的研究相对少一点。
吉尔福特在1950年指出还是有必要区分创造性潜能和创造性成就。 一个具有创造力的人是否会选择创造出创造性产品,取决于他的动机和人格特质。
除了4C理论,创造的研究当中还有一个4P模型,我们要了解creativity可以从4个角度去理解它。 比如说创造性的人,他具有什么人格特征,行为特征;创造性的产品有什么样的特征,我们怎么评价它;创造性的过程主要讲的是创造性的认知过程,主要涉及到我们的认知操作;最后一个就是创造性的环境,什么样的环境让人更有创造性。4P模型是1961年由罗兹提出来的,亚伯拉罕在2018年又新加了一个生理学的角度,打造了5P模型。
3、团体创造性
现实生活中的创造性问题有时是由个人完成的,但是更多情况是由团体来完成的,尤其是复杂的事情。那《荀子·王制》中就写道“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 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力气没有牛大,跑的也没有马快,但牛马为人所用,为什么呢? 回答说人是群居的动物,牛马不是群居动物,不能够合作。
正因为我们人是群居的,有合作,所以我们人创造出来新的生产方式,新的生产工具,还有艺术、建筑和科技等。这就是我们人类群体创新性的产品。团体创造力是指团体为实现某一目标产生新颖的且适用的观念、产品、过程或流程、问题解决方法的能力。
关于团体创造性,有一个很有名的认知-社会-动机模型。它实际上是说有很多的因素会影响到团队相关的一些过程。包括团队成员特征,团队构成,团队氛围,外部需求。他们这些因素会影响到团队相关的三个很重要的过程。一个是认知过程,就是观点的产生,记忆的搜索,还有注意他人观点;还会影响到动机过程和社会过程,特别是社会过程,团体创造性活动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过程,也是有别于个体创造性思维的一个很重要的过程。就是人和人之间要分享生成的观点,要交换信息,也要做社会比较,冲突管理等等。通过影响三个重要的过程,进而影响到整个团体的创造和创新。
关于团队创造力的研究,实际上在十年以前,心理学科的人关注并不是很多,主要关注的是管理学,组织行为还有社会学领域。他们通过一些访谈、执行研究以及问卷,总结出一些结构模型,调节模型等,揭示了很多结构因素、过程因素和环境因素对团队创造性表现的影响。
但是从我们心理学的角度看来,更关注的是过程和机制的问题。 这些因素它是怎么影响到人和人之间交互式的认知过程,怎么影响到人和人之间脑-脑间的神经互动,进而影响到团体创造力表现。所以我们的研究是关注中间过程,还有它的神经互动机制。
以上为本期直播部分内容,观看本期及往期完整视频内容可扫描下方二维码观看。
扫描二维码
观看完整视频
END
往期精彩节选
周昌松:大脑的分层模块化组织-分离,整合及其在个体认知能力中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