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6日晚20点,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周雨青作为脑客中国科研第135位讲者为大家带来主题为《共情的内群体偏向:机制与改变》的报告。以下内容节选自直播视频:
大家好,我是周雨青。今天晚上我报告的主题是《共情的内群体偏向:机制与改变》。我过去的研究主要是想回答这样一个科学问题,个体为什么不能共情外群体的不幸?
这个社会现象在我们心理学领域又被称之为共情的内群体偏向效应。它不仅存在于我们的竞技赛场当中,也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
改革开放以来不平衡发展所带来的群体对立矛盾以及医患关系日趋紧张所引发的各类冲突都与这一类心理机制有关系。深刻理解其本质,将有助于我们开发相应的干预手段,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并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围绕共情的内群体偏向这一个核心问题,我们从神经表征、认知机制以及改善方法这三方面入手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
1、共情的内群体偏向是什么
首先我想简单介绍一下共情的内群体偏向的神经表征以及在神经层面共情的内群体偏向是什么的问题。共情代表的是我们理解和分享他人情感的心理学过程,过去其实已经有很多年的共情研究,对共情尤其是疼痛共情的神经基础理解的也比较深刻。
目前我们主要认为疼痛共情涉及到三类成分,并且有着比较清晰的脑区去分别支持这些成分。它们分别是情感成分,主要集中在前脑岛和前扣带回,代表着我们对于其他人情绪的分享。共情的认知成分,主要位于mPFC、TPJ和PCC这些位置,代表的是我们对他人的情绪或者是位置的观点采择以及理解。最后一个共情的感觉成分,代表着我们对他人疼痛位置、大小的加工。
2、不同的研究角度
进一步的fMRI研究发现,这些共情所涉及的脑区激活,在观看到外群体接受疼痛刺激时的活动是会要小于内群体的,并且这一减弱与我们对于外群体减弱的亲社会行为也有关系。
与之类似的EEG研究利用其高时间分辨率发现我们共情的内群体偏好在200ms左右就可以出现,表现为对于内外群体疼痛面孔不一致的加工。
而我们近期运用脑磁图,利用其高时间精度以及较高的空间精度,去尝试刻画我们共情内外群体时的动态过程。我们发现对于内群体的共情主要是涉及和认知以及情感有关的脑区,而与外群体的共情主要是涉及一些前脑岛以及感觉成分,并且认知与感觉成分的活动要早于情感成分。 这一研究也帮助我们从动态过程中认识到共情内外群体的差异。
3、共情的内群体偏向具有普遍性
共情的内群体偏向是具有普遍性的。 基本上在各大洲的学者,在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内外群体都有重复出来这一结果。这也说明了研究这一现象的广泛社会意义。
以上为本期直播部分内容,观看本期及往期完整视频内容可扫描下方二维码观看。
扫描二维码
观看完整视频
END
往期精彩节选
周昌松:大脑的分层模块化组织-分离,整合及其在个体认知能力中的平衡